【本報訊】多幢紅碼區大廈突增病例,不少居民擔心存在垂直傳播風險。立法議員林宇滔表示,政府應及時對紅黃碼區內的狀況、確診病例間是否存在關聯等進行分析,並向公眾公布,避免因猜測致人心惶惶。
林宇滔表示,收到多幢紅碼區居民意見,擔心大廈存在傳染源;亦有大廈住戶留意到所住大廈的確診病例數有上升,大廈卻沒有升級為紅黃碼區。他指,政府已經澄清大廈內的確診數字並非都在大廈內發現,如新美安大廈有大量確診,不排除部分病例在隔離酒店中確診;且政府從第500例確診病例起,就再無公布確診者的詳細流調訊息,公眾不清楚確診者的傳播過程和傳播鏈,住戶亦不清楚所在大廈具體確診數字,實在令人擔心。
他指,政府有責任對確診病例作系統分析,並向公眾全面公布訊息,尤其針對紅黃碼區每幢大廈,要在地圖上清晰公布大廈內有多少例確診、多少例隔離酒店內確診、涉及哪些樓層、是否存在垂直傳播等訊息,讓居民了解具體詳細狀況,釋除市民疑慮大廈是否存在垂直傳播風險。
他續建議,在紅碼區內的傳染關係、是否存在垂直傳播、確診者之間是否同層等訊息都應開誠布公讓公眾知情,相信客觀的訊息可以避免不必要恐慌,亦能找到抗疫方向,針對問題優化措施。他舉例稱,美的路主教街與賈伯樂提督街之間的大廈,除葉挺故居外「無一倖免」,全被封區,當局應分析是否巧合,或大廈之間存在連接,居民是否集中在某個地點造成大量確診等,都需要處理。
應對黃碼區大廈提供管理指引
亦有新美安大廈第二期住戶反映有人在隔離期間串門,有人不戴口罩在公共區域走動,擔心造成紅碼區內病毒傳播。林宇滔指,新美安大廈為圍空設計,樓型特殊,在2021年疫情爆發時,就曾因住戶頻繁走動,最終耗時17個小時,將第一期所有780名住戶遷移到隔離酒店。他促請政府正視紅碼區的管理和執法,若難以有效管理,或因樓宇條件存在垂直傳播鏈,應果斷考慮將所有人遷至隔離酒店。
他續稱,近日收到海擎天第四座住戶反應,應在14號就可「闖關成功」,卻突然在前日轉為紅碼區,懷疑因共用平台內有人員活動導致傳播。他認為政府有關部門應對黃碼區大廈管理提供指引,尤其目前黃碼人士可自由走動,若無清晰指引難以要求大廈「亡羊補牢」,及早採取相應措施切斷公共區域的活動,容易造成不同大廈間的傳播。建議加強黃碼區內的管控,如要求與其他大廈有共用平台的黃碼大廈關閉共用平台等,減少黃碼區「升級」為紅碼區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