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華人科學翹楚分享國家創新成果

342

  【本報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主辦的「2022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昨日上午在澳門科學館舉行,邀得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嘉麒及中國工程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著名製漿造紙工程專家陳克复分別以《走遍天下,美在中國》和《綠色發展和科學減碳是我國的必然選擇》為題,以親身經歷,講述中國科學家奮鬥與成長的故事,別開生面地分享國家科技事業創新發展成果,現場逾200人參與。

  勉勵青年崇尚科學服務國家

  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全國人大常委徐延豪,劉嘉麒,陳克复,教青局局長龔志明,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黃聖彪,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黎振強等出席。徐延豪致辭時表示,國家科技事業的蓬勃發展,為澳門科技界特別是澳門青年人實現抱負、施展才華提供最大的舞台。希望澳門科技界,心懷「國之大者」,弘揚愛國、創新為內核的科學家精神,以自身專業之長,求真務實,勇攀科技高峰,展現新時代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服務澳門所需、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

  他續勉勵澳門青年學子崇尚科學、學習科學,發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積極投身科技事業,將自身人生理想融入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成為澳門科普教育品牌活動

  龔志明指,活動多年來發展成澳門推廣科技教育的一項品牌,也成為內地與澳門在科學領域交流的平台,有助拓展青年學生對科學與科技的視野,加深對祖國發展的認識。當局將積極配合國家總體發展的方針和戰略任務,並按已訂定的2021至2030年教育發展規劃推進澳門繼續發展優質教育,為國家和特區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會長崔世平稱,從2004年首次舉辦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至今的18年間,該會先後邀請我國不同科技領域、優秀的科學家來訪澳門,為市民大眾,尤其是青年一代分享當今前沿科技成就等知識,每次演講,都是含金量極高的科學課堂。從國家的科技研究發展,看到世界的演變和進步,從演講者的專業分享,體會到嚴謹的科學精神。

  他接受傳媒訪問時指,近年升讀大學理工科的學生較以往減少,期望加強家校合作,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政府亦可提供更多誘因,鼓勵他們在考慮未來發展時,將工程或科學等相關範疇納入選擇範圍。

  澳門科學技術協會將繼續舉辦相關活動,邀請更多國家級科學家來澳做科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