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情下物價油價持續高企,昨在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上,議員梁孫旭、李良汪、高天賜均就物價油價問題提出口頭質詢,要求政府平抑油價,確保新一輪「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物價平穩。列席會議的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回應指,通脹是全球性問題,俄烏衝突及加息周期等因素疊加,相信會加大今年下半年的物價壓力;但他認為業界未必會把物價轉嫁予消費者,政府亦會同業界溝通,相信業界會同大家抱團取暖,當局會繼續監管物價。他又指,特區政府同時會透過財政政策,包括福利政策減輕居民和經營者的負擔。
梁孫旭表示,成品燃油作為重要民生商品,其價格直接影響消費者的經濟負擔,亦間接影響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目前政府在缺乏權力下,難以確保本澳燃油價格的合理性。當局能否啟動工作,檢討現行監督燃油價格的成效和尋求更多有力辦法,例如積極研究建立油價調控機制,進一步增加透明度,並考慮將石油產品納入公營事業範疇,透過有關措施平抑油價,以顧民生?
確保供應穩定 開拓貨源渠道
李良汪表示,針對新一輪「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尚未實施,據反映已有民生商店伺機加價,特區政府有否掌握相關問題及作出跟進調查?除了與業界溝通、作出呼籲、收集資訊等有限手段,當局有否其他更具體有效的措施確保不會因「電子消費優惠計劃」推出而令物價不合理上升?
他又指,針對油品價格持續高企,特區政府雖多次強調會提高燃料市場的價格透明度,遺憾即使有公開相關價格,惜實際作用非常有限,現時5個牌子中有4個仍然長期有規律地保持價格一致,對於這種聯合定價現象,當局認為是否合理?
李偉農回應時強調,特區政府高度關注民生必需品、燃油及其他重要物資的穩定供應和價格變動情況。因應「第三輪抗疫電子消費優惠計劃」推出,會持續加強巡查物價。為穩定供應,特區政府一直與本澳各社團、商會、供應商及零售商緊密聯繫,了解各項主要貨品的存量及供應資訊。現時本澳主要糧油食品及民生用品庫存充足,供應正常。然而,特區政府亦已要求業界在條件許可下加大儲備量,做好預案確保供應穩定,同時會推動和協助業界從更多渠道拓展貨源。
引入新供應商 推動價格競爭
至於燃料價格方面,李偉農指跨部門燃料監察小組致力保持燃料供應和價格穩定,近月燃油雖然受國際因素及疫情變化影響,但業界強調本澳油品貨源充足、運輸暢通。特區政府將持續密切關注本澳燃油供應情況,與業界繼續保持密切溝通。特區政府亦會透過不同渠道向消費者發布燃油產品入口價格和零售價格資訊,增加透明度,讓消費者能自由選擇合適油品。同時,亦讓有意加入的經營者能掌握數據資料,以評估加入市場競爭的可行性。
他又提到,近年已積極引入新油品供應,至今共有5個國際車用燃油品牌,市面的油站數目亦增加至21個,不包括機場專用的1個油站。現時,各供應商按其經營策略提供不同的折扣優惠及進行促銷活動,反映本澳市場存在價格競爭。
財政福利政策 穩定民生經營
追問環節中,梁孫旭指香港油價折扣可以高達兩成,甚至有更多優惠,澳門現時的燃油價格是粵港澳3最高。經科局局長戴建業回應稱,現時香港的98號無鉛汽油售價為每公升23.7元,按八折計算每公升約19元,珠海售價換算成澳門元計算為每公升13.5元,而澳門某品牌按其一貫九折後,售價為每公升12.49元,因此澳門的油價是粵港澳3中處於較低水平。
消委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黃翰寧表示,正開展有關燃油市場的研究,包括向供應商了解行業運作狀況,和會影響零售價格成本結構詳情。
其後,多位議員繼續關注油價和通脹問題,李偉農回應時坦言,通脹現在是全球問題,進入加息周期亦是因為通脹。他指疫情下供應鏈減慢,甚至有中斷情形,航運成本3年來增幅達1.4倍,再加上地緣政治的影響,糧食和燃價油格價都大幅波動,特區政府透過財政和福利政策穩定居民及經營者的負擔。他相信今年下半年格價的波動依然會困擾居民,但以現時的市場需求,經營者未必會將成本升幅全部轉嫁予消費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