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停業企業僱員雙輸 加快援助緩解焦慮慌張

推抗疫援助金惠全民度難關

419

  【本報訊】政府批示今日至18日零時暫停所有非維生必需的工商業活動,經財司司長李偉農前日在記者會上強調僱主毋需支付僱員停工期間的薪酬。立法議員李靜儀指,企業在疫情中遇到很大困難,停工時間不支付薪酬亦符《勞動關係法》,冀政府再度調整百億經援,擴大適用面,推出抗疫援助金惠及所有澳門居民,共度時艱。

  停工人數多影響範圍衝擊大

  李靜儀表示,停業後企業沒有收入,且仍需負擔租金等成本;而僱員則被逼放無薪假或半薪假,「相對靜止」對僱員和僱主雙方的影響都很大,因此希望政府及時出手,通過經援措施幫助雙方度過難關。

  她稱,雖然政府公布今日起非維生必需的工商業停業,但需要注意的是,如美容院、髮型屋、補習中心等場所早在6月23日起已經被強制或強烈勸籲停業,這些僱主同樣難以向僱員支付薪酬,兩年多來經多次疫情,不少僱員的各類假期都已「清空」,只能放無薪假。

  李靜儀稱,目前社會上廣泛停業,人資需求較小,原有員工已放無薪假,對失業的人士來說就更難找到工作;另外,除了正在放無薪假的、還有過萬的紅黃碼人士、被隔離人士等,加上「相對靜止」措施進一步加大了「冇工開」的群體;且「相對靜止」措施不排除在8日後仍有延續的可能,其影響衝擊時間較長,影響的家庭也較大,政府看到企業有其壓力,員工亦面臨「冇糧出」困難,因此政府推出百億經援措施。

  勞資唇齒相依要擴經援範圍

  但目前百億經援的適用範圍較窄,仍有不少家庭或人士同樣受到疫情衝擊卻難以受惠。李靜儀建議政府推出相應的防疫抗疫援助金,向全澳居民發放,家庭能拿到實實在在的現金,緩解心理焦慮與慌張,更加做好抗疫工作。她補充說,過去兩年澳門居民都全面支持和理解特區政府的抗疫措施,相信這次也不會例外。但「支持是一回事」,當衝擊的時間過長,所承受壓力不斷持續的時候,目前社會上已經產生抗疫疲勞,且不知疫情影響還要延續多久,產生焦慮情緒,不少家庭只剩下1個經濟支柱,面臨「吃老本」,而家庭支出卻不減反增,壓力極大。她呼籲政府及時推出援助金,幫助僱主和僱員一起捱過艱難時期,才可以迅速控制疫情和恢復正常。她強調,各行各業壓力好大,希望政府盡快出台措施。

  李靜儀又表示,疫情初期,已經接到許多企業求助,尤其旅遊、零售等,「不停業都沒客」,完全無受益的同時依然要交足租金,更遑論部分行業之前花了錢訂貨卻因疫情被「叫停」蒙受重大損失,在疫情下企業亦十分艱難。

  她認為,經援措施一方面要支援市民紓緩生計的壓力,另一方面亦要支援企業,因僱主和僱員「唇齒相依」,希望企業能支撐下去才能保住員工就業,避免因企業難以為繼大幅裁員,從而影響本地僱員就業。

  除經援措施外,李靜儀認為,還要推出其他穩定社會的措施,如消費優惠計劃、援助金、減稅等機制提供協助,都可以向疫下居民派「定心丸」,安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