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議員馬耀鋒關注房屋問題,包括偉龍馬路公屋建設是否擱置?行政長官賀一誠回應時強調,置業安居是本屆政府重點工作,興建不同階梯房屋的工作沒有停過;偉龍馬路地段並非不建設,而是希望轉為「夾屋」,並正修改設計;根據第二輪經屋需求、輪候及申請,加上去年進行澳門公屋政策研究,新城填海A區的2.4萬個公共房屋數目,符合現階段需求。
馬耀鋒表示,置業安居一直是社會關注重點,為回應市民訴求,本屆政府明確提出構建置業階梯的構想,並逐步加以落實。行政長官去年稱社屋問題已經解決,房屋政策重點轉為解決經屋、夾屋及私樓問題。在政府解決置業難題的正面態度下,居民對於置業階梯的建立抱有較高期望。然而,在疫情下本澳經濟受到巨大衝擊,令市民置業安居更添變數。日前傳出偉龍馬路兩個公共房屋項目擱置,且前期建設項目合同被解除的消息。
A區2.4萬經屋可滿足需求
同時,政府在今年初表示計劃推出「先導性夾心房屋計劃」,以及長者翹首以待的長者公寓,有關申請條件、何時開放申請等,均一直未有公布新資訊。對此,他問及現時各置業階梯的最新進展?當中社會對於各經屋項目的規劃調整和整體數量,以及夾屋和長者公寓的落實情況、用地規劃、立法進度及申請資格等訊息,尤為關注。以及希望行政長官就有關問題作出說明,以加強市民置業安居信心。
賀一誠回應時表示,置業安居是本屆政府重點工作,偉龍馬路地段雖納入公共房屋用地,但根據第二輪經屋需求、輪候及申請,加上去年進行澳門公屋政策研究,新城填海A區的2.4萬個公共房屋數目,符合現階段的需求。
他重申,偉龍馬路地段並非不建設,而是希望轉為「夾屋」,正進行相關的更改設計。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早前已提及希望把偉龍馬路公屋轉為「夾屋」,因有很多年輕人在路氹城工作,故地段較適合建「夾屋」,現正修改有關設計。
加大廳房面積符合私樓所需
他續指,因公屋T1、T2的面積與私樓不同,公屋1間房面積為7平方米,而私樓為9平方米,故要修改廳及房大一些才符合私樓要求,而單位總量會減少一些,希望年底完成設計工作,盡早推出。夾屋法案文本已完成最後版本,希望今年內送交立法會討論。
賀一誠又提到目前本澳土地充足,可以興建經屋,亦預留土地興建「夾屋」,只是因偉龍馬路最快可推出、交通最方便,故先選擇將偉龍馬路經屋轉為「夾屋」;他又強調政府興建不同階梯房屋的工作沒有停過,今年有4個社屋納入投標規劃,因疫情延遲1個月,正遞交標書,屬今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