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數碼通澳門宣布將停止在澳門提供流動通訊服務。數碼通退場後,澳門流動電訊商數量由4家變為3家,剩下澳門電訊、中國電信及3澳門。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認為,澳門電訊業要健康發展,必須有良好的競爭環境,但目前由於「特許資產」問題,引致電訊商之間的不公平競爭,料數碼通結業就是其中的「受害者」。「特許資產」問題由來已久,但一直未得到解決,他促請政府客觀評估市場狀況,聆聽業界意見,盡快完善有關制度,讓電訊市場回歸公平競爭,促進電訊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市場大環境衰退制度又不完善
鄭仲輝指出:數碼通的經營方式有異於其他流動電訊商,業務範圍主要針對短期訪澳的客戶,又常開設流動業務台,做法較靈活。但因本澳電訊制度未夠完善,電訊商經營成本較高,加之市場飽和後開始逐漸衰退,數碼通所佔市場份額不足以支撐其繼續生存。另外,縱觀澳門電訊市場,不公平競爭問題依然未能解決,尤其是「特許資產」管理仍由澳門電訊獨家使用,不利於其他中小型電訊商發展,若遇市場萎縮,這些中小型電訊商更首當其衝走向結業。可見,電訊市場大環境衰退且制度不完善,是數碼通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
他又說,本澳電訊市場競爭依然激烈,各家電訊商各有優勢,但不公平競爭問題仍需重視。從2011年電訊市場全面開放至今,「特許資產」仍維持澳門電訊的獨家使用,單以租金論,按比例計算,澳門電訊所需支付的租金較其他電訊商更便宜,使得其經營成本也較競爭者更低。
智慧化發展各業都賴電訊支撐
可以說,「特許資產」未公平使用,是窒礙整個澳門電訊市場發展的癥結所在。「特許資產」問題由來已久,但遲遲未有解決方案,「非常遺憾」,他促請政府盡快完善相關制度,為電訊商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一旦競爭者處於不公平競爭,恐將來會有其他電訊商走向結業,消費者的選擇會逐漸收窄。」
新《電信法》仍在立法階段,鄭仲輝認為,過去一段時間,電訊業界一直不斷向當局反映市場狀況及提出意見,但作出的改變卻「微乎其微」。鄭仲輝期望政府在立法過程中客觀考慮市場狀況,真正落實自由市場,促進公平競爭。
本澳政府冀建設智慧城市,當中就與電訊業發展密不可分。鄭仲輝指出:當今社會,生活的各方各面都離不開電訊業,其重要性只會愈來愈大。澳門在發展智慧城市的步伐中,電子政務搭建取得較快進展,但在其他方面仍受到制度的掣肘,導致「制度追不上技術」。
他舉例說,「蘿蔔快跑」無人駕駛計程車業務正在內地10多個城市進行商業化推廣,澳門雖也掌握了無人駕駛技術,且因土地面積較小,具備推廣無人駕駛汽車的條件,但由於澳門在制度上就已經禁止網約車發展,澳門市面上要看到「蘿蔔快跑」更是無從談起。他指,電訊業亦存在由於政策制約致令更高端的技術「用不上」,例如水表仍需人工抄表,無法電子抄表的原因在於建立電子系統成本及所涉及的電訊牌費,需由業主承擔,導致遲遲無法推行。若政府能牽頭改變做法,先開通牌照,相信能有利於智慧化發展。
他認為,澳門要發展「1+4」多元產業,經濟、交通、旅遊等領域的發展都需要電訊業支撐,澳門發展電訊業有逼切性,但多年來「進步甚微」,令人失望。多年來由於沒有明確的發展取向,一直沒有確定的方向及積極推行,電訊業發展不斷受到不同政策的制約,可謂「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