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敬麟倡南沙聯動澳琴促產業發展

404

  【本報訊】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就支持南沙深水港與澳門橫琴聯動,促進澳門產業及營商環境發展提出建議,提出澳門製造若有機會搭乘南沙製造業優勢及南沙深水港的功能條件,推動澳門產業結構創新發展,促進南沙發揮深水港及橫琴產業腹地優質,推動澳門營商環境與「澳門製造」高品質發展。

  何敬麟表示,為落實《南沙方案》檔精神和工作要求,推動粵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廣州南沙深水港與澳門橫琴的聯動升級已成為區域合作的新焦點。「澳門製造」需依靠橫琴深度合作區發展條件,同樣「澳門製造」製造「啟航」需搭乘出海條件,結合澳門服務貿易自由化發展基石,他提出建議如下:

  一、優化頂層設計提升澳門營商環境。建議貨物從國外、國內來往於南沙或橫琴保稅區則視同進出口,由國家指導南沙港(口岸)及橫琴口岸靈活迭加運用「二段准入」及「匯總徵稅」等便利化通關模式,加強跨關區協同監管,促進供澳門農產品食品及進出口產品便利通關。參考橫琴條例,鼓勵部分產業企業生產不含進口料件或者含進口料件在南沙及橫琴加工增值超過30%(含)的貨物,經「二線」進入內地免徵進口關稅,但是經由橫琴或南沙免稅區或保稅區及加工給個人按規定徵收進口稅收。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升澳門中小企業發展。善用CEPA安排及澳門製造,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和大灣區帶來的機遇。建議有關單局可通過參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封關措施,促進珠江東西岸政策創新及銜接,以南沙為示範點,助力南沙及用好南沙深水港資源促進澳門橫琴的產業聯動升級。

  三、CEPA零關稅安排「澳門製造」。建議結合南沙高端製造基礎,放寬市場准入,支持澳門發展中葡商品加工或澳門品牌工業、文旅商貿會展等。

  國家可考慮讓澳門在南沙港設立「中葡園區」或「澳門製造產業園」保稅區,促使澳門有機會銜接廣東及南沙的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