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吳小麗、容永恩、崔世平,就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社會服務發展作聯署建議,他們建議聚焦社會服務持續性運行方案,增強機構中長期規劃信心,搭建粵澳社會服務人才孵化基地,及加速布局多領域社服項目,搭建更完善的社會服務網路。
他們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去年正式頒布實施,之後如何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推動深合區深度對接澳門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營造趨同澳門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成為澳門居民在橫琴生活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為更好促進橫琴粵澳深合區社會服務發展,他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聚焦社會服務持續性運行方案,增強機構中長期規劃信心。珠海市於2021年出台的《珠海市鎮(街道)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實施辦法(試行)》,提出「鎮/街主導」原則,由鎮/街統一制訂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專案的年度清單,並將服務期限上限延長到3年。建議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沿用這一政策思路,將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專案的決定權集中下放到基層社會治理主體,提升社會服務購買的穩定性及可預見性,提升社會服務購買效能。
建人才孵化基地改善職業發展
二、搭建粵澳社會服務人才孵化基地。建議把握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立足點,將澳門社會服務理念、服務標準等專業優勢與內地資源、創新等發展優勢有機結合,創建具備持續輸出功能的社工人才孵化器基地,開展專業水準高、多元化理論、實務及管理培訓,制訂社服人才互認機制,推動社會服務向高專業化發展。建議積極探索提升社會工作者薪酬水準,通過發放補貼、制訂薪酬標準等方式提高從業者收入,改善職業發展通道,滿足社服人才的可持續發展需求。
三、加速布局多領域社服項目,搭建更完善的社會服務網路。建議加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社會服務體系建設,針對不同人群的社會服務需求鋪設精細化、系統化服務網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