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來,經過全國上下戮力同心、並肩作戰,我們承受疫情以來又一波嚴峻的防控考驗,現時已取得階段性成效。隨著周邊城市疫情的緩和,近期珠澳兩地防疫政策與時並進,澳門迎來後疫情時代難得的平穩期。經珠澳聯防聯控機制協商一致,珠澳通關重新放寬管制,已於日前全面恢復通關核酸檢測7天有效期。應變協調中心也公布,4個核酸檢測機構於本月3日上午9時起,下調常規病毒核酸檢測價格至55澳門元,已預約且已透過網上支付費用的市民可獲差額退還。這是有利防疫工作開展、減輕市民經濟負擔的好措施,值得讚揚!但坊間仍有意見認為最新的收費價格還應下調。
由於目前全球疫情仍處於高位態勢,病毒還在不斷變異,疫情的最終走向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況且某些地方還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因此防疫工作依然要嚴防死守,稍有放鬆防控,勢必造成大規模的人群感染,甚至會導致出現大量重症和病亡,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這就意味著在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下,無論下一步怎樣因時因勢地不斷調整防控措施,而以核酸檢測為中心來擴大預防的工作始終必不可少。換言之,澳門市民為了在口岸「出關」,還要繼續為做核酸檢測而承擔費用支出,只不過是費用支出由始初的每人次接近200元降到現時的55元而已。
俗話講「小數怕長計」,疫情肆虐畢竟已有兩年多,眾多往返珠澳兩地跨境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市民與學生,在經濟不景的環境下,僅為此項開支已付出不輕的負擔。事實上不少澳門人、澳門人家庭已融入大灣區生活圈,出入口岸較為頻密,核酸檢測費用已成為日常開支的1個常項。廣東省政府體察民情已先後6次下調核酸單樣檢測服務費和混合檢測費用,由疫情初期的人民幣143元下降到現時的均價18元以下。反觀澳門,地域不大,人口不多,且醫療條件較為成熟,核酸檢測收費降價後的新標準仍居於55元水準,即使扣除貨幣匯率和生活指數的差異,也明顯呈現偏高。澳門在經濟遭受重創、失業人數高企、官民共度時艱的大背景下,建議當局綜合考慮,適時把核酸檢測的收費再下調,結合粵澳兩地生活指數對比,收費定為35元才算合理。
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 陳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