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分子態擦亮澳門中醫藥現代化名片

1132

  前 言

  一方脈枕、一根銀針、一碗湯藥⋯⋯這些元素組成人們對傳統中醫的印象,從神農嚐百草神話開始,一代代中醫熟稔草藥間的相生相剋,「一人一方」的妙手回春承載了獨特的民間智慧及傳統文化。在嶺南地區,小小的涼茶舖那鼎大銅葫蘆、幾張方桌、1個大碗再加1粒梅花形的陳皮梅,更是不少街坊的甘苦回憶。

  但忙碌的現代生活讓不少年輕人對傳統中草藥失去耐心,濃縮中藥顆粒日益風靡。秉承著「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目標,分子態(澳門)中藥科技有限公司首創植物有效成份高效分離純化技術集成系統PLEESIT,致力推進中醫藥標準化、產業化、現代化,喚醒國人對中醫藥的重視,讓現代中藥惠及世界。

  前 言

  一方脈枕、一根銀針、一碗湯藥⋯⋯這些元素組成人們對傳統中醫的印象,從神農嚐百草神話開始,一代代中醫熟稔草藥間的相生相剋,「一人一方」的妙手回春承載了獨特的民間智慧及傳統文化。在嶺南地區,小小的涼茶舖那鼎大銅葫蘆、幾張方桌、1個大碗再加1粒梅花形的陳皮梅,更是不少街坊的甘苦回憶。

  但忙碌的現代生活讓不少年輕人對傳統中草藥失去耐心,濃縮中藥顆粒日益風靡。秉承著「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目標,分子態(澳門)中藥科技有限公司首創植物有效成份高效分離純化技術集成系統PLEESIT,致力推進中醫藥標準化、產業化、現代化,喚醒國人對中醫藥的重視,讓現代中藥惠及世界。

  PLEESIT核心技術完美解決難點

  2020年,分子態(澳門)中藥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談及創立初衷,執行董事蔡鵬東指出:留意到近年不少漢方和優質中藥材大量出口至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經過加工製造成保健品又被中國消費者高價買入。中醫藥是老祖宗代代相傳的智慧結晶,應當將這一國人珍之重之的「傳家寶」留在中國,並作為1張文化名片,讓世界主動接受、使用中醫藥。

  中醫藥是中國科學瑰寶,卻「藏在深閨人未識」,甚至有不少年輕人對中醫藥的信任和了解程度不足,一旦生病就首選西醫,中醫藥在現代社會的影響力逐漸下降。蔡鵬東分析說,中醫藥難以廣泛傳播有其難點,傳統中藥需經高溫煎煮,或者需要事先磨粉,費時費力,同時一大碗中藥喝下去又苦又澀,不好入口。另外,和西藥相比,中藥較難制訂量化標準,每個人的體質差異和藥材的質量都會影響功效,導致中醫藥較難「走出去」。

  分子態自主設計研發的PLEESIT核心技術則完美解決了傳統中醫藥的難點,能實現中藥全組分的量化標準化,並且有效降低農殘重金屬,提高中藥材利用率。同時產出的產品對比傳統中藥口感更好,使用更方便,更能為年輕人接受。蔡鵬東分享每款分子態產品的誕生過程。他說,深圳研發團隊會依照古方,用傳統中醫藥煎煮方式製成藥湯,並形成作為活動成份提取標準的「指紋圖譜」。根據「指紋檔案」量材萃取,通過激流破壁打破藥材細胞壁,達至活性成份全釋放。接著進行分子膜濾,去除藥渣農殘,將活性成份進行多層篩選,「同傳統煎煮工藝相比,可以提高藥材4至5倍左右的利用率,將藥材精華更多地萃取」,最後進行低溫濃縮和乾燥,最終形成一款安全易吸收的分子態產品。

  「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但中醫藥不能只停留在過去,將傳統中醫藥的經驗智慧和現代科技相結合,做出年輕人都願意接受的產品,讓傳統中醫藥以現代化姿態走進普羅百姓的生活,才能更好讓中醫藥走出國門。」蔡鵬東說。

  目前,分子態完成500多種常見中藥和100多種藥食同源標準顆粒產品開發,並構建相應的「指紋圖譜」庫;在此基礎上,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形成一批新的專利技術。這意味著這些藥材精華可以應用至更廣泛產品中,「比如精華加入湯中,就能做出1碗食療藥膳;把精華加入糖果餅乾中,就能做出有特殊保健功能的食品;把精華加入藥妝產品就能做出特色中藥藥妝產品。」而分子態旗下各線產品至今超過1000種,面向市場主打產品亦有100多款,還有不少和醫院、院校合作項目。

  中藥防治疾病療效被世界認可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經濟發展,推動人民群眾收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離不開健康。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中醫藥愈來愈顯示出獨特價值,也逐漸受到國際認可。去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在官方網站發布《世界衛生組織關於中醫藥抗擊新冠肺炎專家評估會》報告,指出中藥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降低輕型、普通型病例轉為重症的情況,縮短病毒清除時間和改善輕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預後,認可中醫藥在防治疾病上的效果。「這是中醫藥離世界最近的1次!」蔡鵬東興奮地說。

  實際上,分子態產品清薏湯在疫情期間被大量運往武漢、福建、東北等地,為一線抗疫醫護提供保健作用。蔡鵬東介紹說,清薏湯是分子態從《溫病條辨》古方銀翹散進行加減化裁而成的一款藥食同源產品,當中保留原方功效,同時適合大多數人的日常服用。

  「上醫治未病」,中醫歷來防重於治,和西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同,中醫講究全身調理,陰陽平衡,從而提高自身免疫力。面對現代五花八門的「都市病」、亞健康人群的逐步擴大,利用中醫理念推動養生保健不失為一種良方。如分子態最新的仙靈草系列產品「心力通」,針對心血管保健;「胰保素」則關注血糖人士。「我們仙靈草的定位就是希望針對日常亞健康問題進行調理,日後我們還計劃開發出針對痛風、尿酸高、女性及男性更年期等保健產品。」

  澳門製造入駐合作區走向世界

  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的四大新產業,並提出要建設世界一流中醫藥生產基地和創新高地。分子態在2020年中入駐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2021年底正式投入產品生產,並與合作區執委會簽署重點項目協議,成為合作區首批12個重點項目。

  目前,分子態大部分產品均在橫琴生產,而在澳門路環聯生工業邨的廠房也在今年2月份投產,最新的仙靈草系列和臻元系列高產值產品將在橫琴進行前端提取,澳門工廠做後端加工出成品。這些產品在澳門工廠的工序比重根據不同產品而有別,總體來說大概在50至80%左右。

  「我們之所以在澳門設廠,一是澳門在中藥規管方面相對內地有一定差異,比如去年出台的新藥材表中,許多在內地認定為藥材規管的中藥材原料,在澳門認定為非藥,滿足一定條件之後可以生產成食品或者保健食品,產品可以更快推進市場,促進企業發展。二是澳門具備平台優勢,澳門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且致力將澳門建設成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中醫藥作為中華文化的中藥組成部分,希望分子態的產品和品牌可以在這一平台更快更好被全國乃至全世界人知曉,為中醫藥走向全世界貢獻一分力量。其三,國家支持澳門發展中醫藥產業,中醫藥產業也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環節,同時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機會,所以我們希望乘著這趟東風,在澳門這個地方把項目做強做大締高質量發展。」蔡鵬東指出。

  一國兩制促澳門製造澳門監造

  受疫情影響,分子態自成立以來在內地的業務拓展受到較大影響,直到今年才開始有較明顯進展。分子態線下體驗店2月份開始試業,希望通過體驗店讓澳門居民以及訪澳旅客能直觀的認識分子態的產品,助力品牌推廣,提高企業形象。同時也會嘗試和藥房合作銷售,開拓線上跨境電商平台,多方面拓寬銷售渠道。

  蔡鵬東表示,未來將充分利用「一國兩制」優勢,將澳門和合作區乃至於大灣區的資源相結合,優勢互補幫助澳門工廠推出「澳門製造」的產品,以及在橫琴中醫藥產業園推出「澳門監造」的產品。期望通過這些優勢不僅將分子態產品銷往全國,更要通過大灣區這個橋頭堡走向世界。

  後 記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瑰寶,推進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讓中醫藥走向世界也是橫琴承載的使命。中醫藥現代化離不開對質量的堅守,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加持,更離不開現代人的認同。便捷易攜、安全高效的中醫藥產品更為中華瑰寶插上科技翅膀,煥發新的光芒。分子態從一劑湯劑回溯到一粒中草藥種子,專注標準化、有效性、高效性,正一步步將中藥材原材料完成從田間到舌尖的轉化,在海內外擦亮澳門中醫藥現代化名片。

  《市民日報》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