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澳門奎霞保生大帝值理會福建尋根謁祖

79

  由澳門基金會資助;澳門「奎霞保生大帝值理會」舉辦的福建尋根謁祖交流活動於本月20至24日成功舉行。

  拜訪之行

  21日,澳門「奎霞保生大帝值理會」交流團在團長林坤河帶領下,到奎霞拜訪村委會及老年人協會;受到兩會領導人的熱情接待。黨支部書記林瑞球發表熱情的講話,表示家鄉父老鄉親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歡迎澳門「奎霞保生大帝值理會」組團回鄉。並向澳門奎霞鄉親致以最熱烈的歡迎,也預祝尋根謁祖活動圓滿成功;更希望澳門鄉親常常家看看。副團長林長遠向家鄉領導介紹旅居澳門奎霞鄉親的近況,並表示,漂泊海外的奎霞子孫,無論是富裕或貧困,心永遠向著家鄉,永遠牽掛是家鄉的父老鄉親。今再次組團回鄉尋根謁祖,因為這裏是我們血脈相連的家,是生養我們的搖籃⋯⋯

  雖是短暫的相聚,但彼此的關心、互訴相思之情難以言表,洋溢著濃濃的鄉情!

  尋根謁祖之行

  21日,交流團在榮譽總團長林栢樟(長堅)、榮譽團長張喜津(雅論)帶領下,來到奎霞林氏宗祠,謁見先祖。

  宗祠是一個族系供奉列祖列宗的莊嚴肅穆之堂,是族系後裔表達孝思、奉祀祭奠祖先的地方。

  奎霞林氏宗祠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二年甲辰(公元1604年),坐東北朝西南,其建築為磚木結構,佔地440餘平方米,主落平面布局為單進三單間,建築中軸線自西南朝東依為門樓、內埕、內門、天井、大廳;大門額匾從右至左橫書「林氏宗祠」,匾額木雕飾以龍紋、福神、財神及八仙人物圖案;大廳面闊三間,進深七檁,抬樑式木構架帶前廊,正中公媽龕上面懸掛「九牧傳芳」橫匾,兩旁懸掛「副戎」、「賢良方正」牌匾。樑、坊間獅座、瓜筒、雀替木構件,雕刻精美,灼灼生輝。

  據《奎霞林氏族譜》記載,公元325年,比干公第六十四世孫祲公奉敕守晉郡,是閩林始祖。其裔孫林披有9子,世家稱九牧林家,流芳後世,「九牧傳芳」由此而得。奎霞村自立族以來,由元朝至今已有700餘年歷史。奎霞林氏傳衍至今,村民800餘戶,近3000人口。早在明朝1617年,13世林庭㷍先生帶領部分鄉親在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激勵下南洋經商,至今已有近400年歷史。民國初年,又出來大批奎霞人為了生計不怕艱辛,毅然下南洋創業謀生。現如今近4000人口的奎霞村僑屬達九成,旅居海外並繁衍的人口,是村莊人口的5倍之多。

  參觀了宗祠建築,閱讀了族譜記載,聆聽了在村中父老的介紹,敬重、仰慕先祖心情難以言表⋯⋯名譽團長林忠進表示,開拓進取、努力拼搏的優秀家風既要傳承也要發揚。零零後團員林汶暉深受感動,了解先輩創建家園的艱辛⋯⋯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珍惜學習機會;不負長輩的期望。

  緬懷前輩─孝道教育之行

  21日下午,交流團在常務副團長林金鑫帶領下,參觀著名僑鄉的古厝建築群─林文貭故居、慰萱樓。

  林文貭故居,佔地2000餘平方米,西朝東依為門廳、天井、大廳;室內石雕、木雕、磚雕、泥雕精美細致,紋飾如花鳥圖案還是人物形象,無不維妙維肖,生動逼真,美輪美奐。而大門「忠孝家聲」「奎聚德星人文藯起、霞成綺障藻采紛披」的對聯,則記載著海外遊子思鄉之情、愛國愛鄉之心。出生於貧寒之家的林文貭先生,是旅居菲律賓的華商巨賈,清光緒年間,他回鄉親自挑選一幅面積的風水福地,建五開間大厝,成為奎霞「最大、最美的皇宮」大厝,為故鄉留下了輝煌的閩南傳統建築經典。

  慰萱樓,佔地500餘平方米,建於1947年,坐東朝西,混合結構的3層樓房,以紅、白為主色,並延續閩南傳統建築風格。它是旅居菲律賓的林家聘先生專為其母親居住而建;當時,還聘請遠近聞名的設計師、建築師施工,並特意聘請名人為書門匾:「為善最樂」,楹聯「榜門樂善師古人訓,築室承志慰阿母心」、「讀書益智胸有長春,習勞戒惰身享多福」等。樸素無華的語言,傳遞著滿腹遊子的鄉愁、滿滿孝子的孝道。

  參觀這些百年古厝洋房的建築群,副團長林瑞安感慨說,這是先輩用血汗澆鑄的豐碑,也是他們用思親戀鄉的情懷描繪出的異國風情畫卷。零零後團員林長鎣也表示,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應永記於心,作為學習的榜樣。

  愛國教育之行

  22日下午,交流團,在常務副團長林毓德帶領下,來到南安石井歸國華僑聯合會展開僑務聯誼、愛國愛家活動。受到常務副主席鄭建南、副主席兼秘書長林進丁等領導熱情的接待,鄭建南作熱情洋溢的講話,首先向回鄉的鄉親致以親切問候,並預祝交流團尋根謁祖活動圓滿成功!同時也讚賞澳門同胞在僑務的工作;隨後陪同交流團參訪愛國教育基地──鄭成功紀念館。

  當2.5米高的鄭成功塑像和兩幅巨型國畫「受降圖」、「歡迎圖」展現在眼前,深深震撼交流團團員的心靈。通過鄭成功塑像展示英雄的高大形象及非凡氣魄;以「受降圖」和「歡迎圖」及館內各項展品,說明記載了鄭成功1661年親率2.5萬名將士跨越台灣海峽痛擊荷蘭侵略者,收回台灣寶島的豐功偉績,讓淪陷38年的台灣寶島回到祖國懷抱。

  零零後團員何睿騰興奮地說,這是在學校上不到的一堂最寶貴歷史課;林忠進指出:今天真是愛國愛家教育之行,期待隔海相望的台灣寶島早日回到祖國懷抱。

  信仰之行

  23日,交流團在常務副團長林玲玲、副團長吳惠琴、顧問林坤海帶領下,分別到家鄉保護之神保生大帝宮─奎霞顯淋宮、泉州花橋慈濟祖宮、漳州白礁慈濟祖宮在保生大帝聖像壇前、全體團員依序跪下焚香叩拜、祈求祖國富強、國泰民安、澳門繁榮昌盛、澳門奎霞鄉親出入平安、家庭幸福。

  交流活動23日下午5時結束,晚上啟程回澳,感謝澳門基金會資助,使交流活動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