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Dr.Adam Leong梁文健醫生。
相信大家都有過扭傷的經驗,處理不當可造成不良後患,今期同大家探討一下!
關節扭傷為常見的運動傷害,也因走路、上下樓梯或車禍等所造成,其中因關節結構關係,若摔倒時手部著地,還可併發腕部扭傷。受傷部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腫脹、皮膚青紫或淤斑,以及關節活動障礙等。不少傷者因求癒心切,往往採取立即走路活動或用力按摩、搓揉等措施,結果適得其反,加重了病情。
一般扭傷可分為三級:
輕度:關節受到拉扯或活動時會有疼痛感,外觀可能有輕微瘀血。
中度:韌帶部分斷裂,合併關節腫大和劇痛發炎症狀,不能夠負重。
重度:韌帶完全斷裂(扭傷過程可感覺到爆裂聲),關節失去支撐造成不穩定的現象,常合併嚴重血腫。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靜休:受傷部位盡量減少活動,避免負重,抬高患肢(手或腳),以促進靜脈回流,改善局部血液迴圈,減輕水腫。勿揉搓、按摩或熱敷傷處,以免加重出血,使傷處疼痛腫脹加劇;傷肢也不能立即活動,以免加重原有傷情或增加新的損傷。必要時,最好取消當日的行程。
冷敷:傷後應盡快進行局部冷敷,以利於血管收縮,減輕出血,減少新陳代謝產物對神經末梢的刺激和壓迫,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冰敷可每兩小時做15分鐘,至腫脹不再繼續增加為止。
熱敷:受傷24小時後內出血已完全停止時可改用熱敷,以加速局部血液迴圈,有利於消腫止痛、組織修復、代謝產物和淤血的吸收。如採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中藥煎湯熱敷、浸泡患處,效果會更好。因有些扭傷與骨折、骨裂難以區別,如感到受傷程度較重時,應及早去醫院診治。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必要時可諮詢相關專科意見,下期再見!
讀者如有問題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