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Dr.Adam Leong梁文健醫生。
都市病的種類很多,其中膽固醇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項,你認識它又有多少呢?
一、血脂同膽固醇是一樣的東西嗎?一般在健檢報告上看到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C)」、「高密度膽固醇(HDL-C)」、「三酸甘油酯」等指標,只要其中一項或以上指數超過正常值,就可能罹患高脂血症。
二、為甚麼會引發高血脂?原因可分為兩大部分:遺傳因素、後天因素,排除不可控制的先天因素,以下幾種後天行為可能引發高血脂:
疾病影響:糖尿病、腎臟病、甲狀腺機能低下、肝病等。
服用藥物:thiazide類利尿劑、降血壓藥、類固醇、口服荷爾蒙等。
不良生活習慣:總熱量或脂肪攝取過多、飲酒過量、吸菸、肥胖、低運動量等。
尤其是飲食習慣,喜歡吃到飽、油炸、肥肉、動物內臟、奶製品、精緻甜點、有殼海鮮的人,都算是高血脂的危險族群!此外,長期生活緊張、工作壓力過大,也可能導致血脂異常。
三、食物膽固醇≠血中膽固醇?美國心臟學會(AHA)及美國心臟學院(ACC)的研究顯示,「吃下去的膽固醇與血液中的膽固醇」兩者的關聯性已不再這麼絕對。
人體的膽固醇主要有兩大來源,約有70至80%是由肝臟生成,另外20%左右則是從食物攝取,顯示大部分的膽固醇都是由人體自行生成。
四、我們可以放心吃高膽固醇食物?
雖然膽固醇「本身」並沒有好壞,不過還是應該留意食物中的其他成分,因為高膽固醇食物常含有「高飽和脂肪酸」或「高熱量」,且飽和脂肪酸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進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所以對高血脂患者來說,不是不能攝取高膽固醇食物,而是應該留意其他成分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五、飲食方面應該注意哪些呢?
避免食用
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的皮或內臟(豬皮、豬心、豬肝等)、豬牛油、五花肉或肥肉、蟹黃、魚卵、蛋黃、奶油、甜食等等。
可以多吃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如鯖魚、鮭魚、秋刀魚、鮪魚等,可以提升好膽固醇,促進血管健康。
高纖食物:如未加工之豆類、蔬菜、水果及全穀類,可促進身體代謝。
烹調方式
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烤、燒、燉、滷,避免油炸、油煎。炒菜油品選擇橄欖油、花生油、菜籽油、芥花油、葵花油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的油品,且盡量使用水炒、避免大火快炒,以免油品超過冒煙點而變質。
控制熱量
少去吃到飽餐廳、少吃高熱量食物,將體重控制在標準值內,可減輕血管負擔。(合格BMI指數應控制在18.5至24之間)。
六、膽固醇又點樣檢測?通過血液檢驗可明確血脂情況。
結尾:膽固醇偏高會增加心、腦血管病風險,所以不能忽視,好好愛惜自己身體哦!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疑問可向相關專科諮詢,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