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堂)腳腫勿忽視

1600

  Hi,我是Dr.Adam leong 梁文健醫生。近日天氣反常,部分朋友出現下肢水腫及氣短不適,究竟所謂何事?不如今集一齊探討一下!

  「水腫」,識別的方法,最簡單是用手按壓一下患處,若皮膚出一個凹陷,且不能馬上復原,那就是「水腫」。很多中老年人也出現類似的水腫現象。需要警惕的是,水腫原因除了運動量明顯減少、年齡偏高之外,還可能與一些藥物及病理性原因所致。

  臨床上,「水腫」一般是指下肢水腫,主要表現為肢體腫脹,先始於足踝部,然後波及整個下肢,有時也可發生於四肢,但以下肢水腫最為常見。

  心源性水腫

  有部分患有多年高血壓病的朋友,自覺身體沒特殊不適,未有規則服藥。但當感冒後,感覺呼吸不暢、乏力、心悸,雙下肢腫脹明顯。來醫院就診後,被心內科診斷為高血壓、冠心病和心臟衰竭。

  在心臟疾病中,心衰是引起肢體水腫最常見的原因。不過,心臟病引起的腿腫發展相對緩慢,很多老人都是因腳腫穿鞋不適才留意到異常。心源性下肢水腫非緊急及未見明顯不適情況下,可用枕頭抬高下肢睡覺,水腫症狀自然能明顯改善,但當水腫明顯,開始出現氣促,尿少等症狀,就要盡快就醫。

  高血壓患者感冒後導致心臟病、心衰,是由於肺部充血組織水腫,氣道阻力增加,肺泡彈性降低,造成呼吸困難,其實在臨床上,大部分高血壓都會合併各種類型的心臟病,同時,心臟病的不同階段也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者,可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稱為高血壓性心臟病。近60至70%的心力衰竭由高血壓所致,同時可能出現與之相關的冠心病、心房顫動等心臟合併症。在早期,患者容易出現勞力性呼吸困難,如在上樓、負重、走步急促時也會出現。有些人會出現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多在入睡後1至2小時發作,患者因胸悶、氣急而驚醒,可有咳嗽、泡沫樣痰、夜間不能平臥,需半坐位睡覺。症狀輕者可自行緩解,嚴重者可持續發作,咯粉紅色泡沫樣痰。

  心源性水腫是心臟功能障礙引發的水腫。首先表現為尿量減少、肢體沉重、體重增加,然後逐漸出現下肢及全身水腫。一般情況下,患者的踝部首先出現可凹陷性水腫,逐漸發展為全身性水腫。伴有右心衰竭時,患者還會出現其他症狀和體徵,如心悸、氣喘、頸靜脈怒張、肝大,甚至胸腔積液、腹水等。治療心源性水腫的原則是強心、利尿、保護心臟。

  心功能衰竭是指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心臟的組織結構及功能不能有效地將血液從心臟排出,而引起全身器官的缺血、淤血、臟器低灌注及肺水腫,心臟作為循環系統的核心器官,其功能出現異常,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威脅患者生命,當出現急性心功能衰竭、肺水腫時,均應迅速診治,避免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猝死。當出現急性心功能衰竭、肺水腫時,病人生命岌岌可危,其治療原則為:1、快速利尿以減少血容量,減輕心臟、肺臟負荷。2、擴張血管擴張劑,減輕體、肺循環阻力。3、強心。4、減少靜脈回流,患者取坐位或臥位,兩腿下垂。5、鎮靜。6、吸氧。7、對伴有支氣管痙攣者可加用氨茶鹼擴張氣道。8、使用皮質激素有助肺水腫的控制。9、控制原有疾病和誘發因素,如心血管病介入處理等。10、必要時使用機械通氣、IABP、ECMO等;治療方案總的原則是:進行適度利尿脫水,降低心臟負荷,降低靜水壓,緩解肺水腫。如何平衡患者出入量,可據心臟超聲結果或功能性血流動力學監測所得的心輸出量及其衍生參數,前後負荷指標及組織氧代謝變化,容量反應性情況等綜合進行評估。

  高血壓病不容忽視,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需要可向相關專科咨詢,下期再見!

  讀者如有問題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