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堂)為甚麼出現長新冠

261

  Hi!大家好,我是Dr.Adam Leong梁文健醫生。雖然疫情高峰有所回落,但一部分「陽康」朋友仍受相關症狀困擾,受病毒長期影響下,有可能患上新冠後遺症(長新冠),今期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怎樣理解長新冠!

  甚麼是長新冠?

  部分新冠患者有機會繼續受到病毒中長期影響,即使過了數周或數個月仍持續不適,症狀可能包括極為疲倦、 腦霧、氣促、心悸和運動時體力不繼等。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患者呈報了超過200種症狀。稱之為「長新冠」。曾有專家表示,30%至70%患者康復後都持續出現病症,對社會醫療、經濟帶來影響。

  誰更有可能患上新冠後遺症?

  新冠後遺症與急性新冠感染不同的是,不同年紀的人都可以患上新冠後遺症,包括兒童和青少年。相關研究指出:新冠後遺症與自身免疫疾病一樣,受影響的大多是女性。

  對於新冠後遺症逐漸普遍,大致有3種不同的理論:康復者體內殘留Sars-Cov-2病毒或病毒碎片、康復者自身免疫系統對病毒產生反應、康復者出現持續炎症反應、新冠急性期後後遺症。

  認知能力/神經系統症狀

  曾報告的症狀包括:頭痛、疲倦、腦霧、類似阿滋海默症的記憶問題、持續注意力持續受損、喪失嗅覺、刺痛感、無法說話、中風、癲癇、情緒變化、睡眠障礙,愈來愈多證據表明,長遠而言,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腦損傷和認知障礙。

  心血管症狀

  曾報告的症狀包括:心跳加速、心悸、胸悶或胸痛、胸部不適、感覺頭重腳輕或頭暈、呼吸急促、心肌肥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局部心肌纖維化、急性心肌梗死、心臟肥大,感染新冠病毒後最常報告的症狀之一是心悸和胸悶,代表該病毒可影響心臟。

  研究指出:心血管相關症狀尤其是呼吸困難是最常見的症狀。35.7%的人在感染新冠病毒3個月後感覺到相關症狀;22.1%的人在感染新冠病毒6個月後繼續出現症狀。

  腸胃系統症狀

  曾報告症狀包括:食慾不振、噁心、胃酸倒流、腹瀉、嘔吐、腹痛、血便,一項針對新冠病毒感染後腸胃道後遺症的研究發現,食慾不振、噁心、胃酸倒流和腹瀉在感染新冠病毒出院3個月的患者中很常見。

  心理症狀

  曾報告的症狀包括:慢性疲勞、焦慮、抑鬱症、頭痛、睡眠障礙、喪失記憶、生活質素受影響、恐懼症、迴避行為、注意力不集中、創傷後遺症,雖然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新冠病毒對心理健康的短期影響上,但有證據表明,長期心理健康影響預計會加劇。一篇論文甚至表明,未能處理大流行引起的心理健康問題或會延長其影響。

  疾病帶來的心理影響並不是一個新現象,非典型肺炎和中東呼吸綜合症也曾被發現與精神和神經精神症狀有關,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意識模糊、情緒低落、焦慮、驚恐發作、精神病症狀和急性精神昏亂。在病後階段,抑鬱、焦慮、煩躁、記憶障礙、疲勞、失眠和創傷後遺症經常被報道,一如我們看到許多新冠患者感染後的情況。

  呼吸系統症狀

  曾報告的症狀包括:呼吸急促或困難、持續咳嗽、胸悶、胸痛、運動耐力下降,不得不停下來「呼吸」、疲倦或疲勞、運動員的巔峰運動表現下降,要檢查長期損傷,最明顯的位置是在肺部,因為新冠病毒始於呼吸道感染。許多研究發表的數據一致發現肺下葉最常受損,電腦掃描觀察到大多數異常是磨玻璃樣斑塊,證明存在炎症,可導致持續運動期間呼吸困難。

  根據世衛資料,接種新冠疫苗可減低長新冠的發病率。衛生防護中心亦指,接種了新冠疫苗人士與沒有接種疫苗人士相比,即使他們感染了,亦較少機會出現長新冠。

  繼續呼籲各位朋友在合適的情況下積極接種新冠疫苗,以達到最大保護,減少併發症發生,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必要時可向相關醫務人員諮詢,下期再見。讀者如有問題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祝各位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科大醫院心臟專科梁文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