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和直腸末端的黏膜下特殊組織(稱為肛墊),發生充血、肥大、鬆弛和斷裂後,其彈性回縮作用減弱,而逐漸下移脫垂,導致靜脈叢淤血曲張,久之即形成痔瘡。痔又分為內痔、外痔與混合痔。常見症狀為肛門周圍疼痛、瘙癢、出血等。痔瘡是一種常見疾病,據悉全球有七成的人群都會患上痔瘡,尤其是男性群體和孕婦群體,民間也有「十人九痔」這種說法。
在治療痔瘡的過程中,日常護理是緩解痔瘡症狀的重要途徑,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日常護理方法:
一、食療護理痔瘡
進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如藕粉、稀飯、粥等。4天後開始進軟食,忌食辛辣、肥厚、油膩、香燥之品及牛奶、豆類產氣多的食物,以免加重濕熱。如果沒有進行手術,日常多吃高纖維食品,它們不僅可以加速腸道蠕動,促進排便,還可以幫助消化。常見的高纖維食品包括:水果、蔬菜、全麥類食品、豆類食品等。此外,堅果類食品也是含有豐富的纖維素。
適量增加蛋白質攝入:適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同時,蛋白質還可以幫助細胞更新,促進傷口癒合。常見的優質蛋白質食品包括:瘦肉、魚、乳製品、豆類等。
減少刺激性食品攝入:刺激性食品可以刺激腸胃,使得痔瘡加重。因此,減少刺激性食品的攝入是治療痔瘡的關鍵之一。常見的刺激性食品包括:辣椒、生薑、大蒜、酒類等。
飲食規律化:定時定量進食可以讓腸胃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於消化吸收。另外,要避免暴飲暴食、過度飽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多喝水:多喝水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保持大便通暢,有利於痔瘡的康復。成年人一般每天喝1200ml至1500ml的水是比較適宜的,對於痔瘡患者來講,可以適當將飲水量提升至1800ml左右,防止排泄乾燥傷害肛門傷口。
二、適當運動護理痔瘡
注意改變體位,這也是防止痔瘡復發的重要方法。除做操、打拳之類全身性的體育鍛鍊外,還需加強局部的功能鍛鍊,肛門收縮運動,又稱提肛,即自我調整括約肌,收縮,放鬆肛門,一收一放,每次50下,約3分鐘,每日1到2次。可以站著做,也可坐著做,躺著做。以及日常護理治療痔瘡也是十分重要。
三、疏導患者情緒
日常,家屬要積極傾聽病人的抱怨和疑慮,理解並接納其情緒,給予支持和安慰。通過與病人的溝通和交流,幫助其緩解焦慮和緊張情緒,保持積極的心態。醫生可以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採用心理干預技術,如放鬆訓練、認知重構等,幫助病人調整不良的心理狀態和情緒,提高自我調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