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是指個體或群體為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最佳健康目標而採取的行為模式。於2023年9月26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國家行動辦公室在京召開2023年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點解讀會。會上發布了43條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點,引導公眾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實踐者和受益者。
根據資料顯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國家行動辦公室圍繞孕婦、乳母、嬰幼兒、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及職業人群存在的健康問題,制訂了《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點(2023)》,從合理飲食、規律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良好睡眠、積極社交、主動學習等方面對不同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作出精準指導,引導各類人群積極踐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動「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的落實。
《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點(2023)》緊緊圍繞健康生活方式、生命早期營養與慢性病防控相關理論,實現了對全生命周期各人群健康生活方式指導的全覆蓋,同時對健康生活方式的內涵進行豐富和完善。例如,健康口腔中增加對味覺的關注;對嬰幼兒和兒童青少年人群,強調清淡口味的培養;職業人群要注意紓緩肌肉緊張,關注頸腰椎和關節健康;老年人應減少骨量丟失,增加肌肉力量等。值得注意的是,母乳餵養、終身學習、接種疫苗等也被納入健康生活方式的範疇。以上這些核心內容顯示出針對不同人群的生理及心理要點而提出。
核心要點中談及孕婦:食物應多樣,總量控制,踐行「三減」,適當補充葉酸、鐵等微量營養素。堅持運動,根據不同孕周採取適宜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孕前調整並維持健康體重,孕期保持適宜的體重增長。逐步適應孕期生理和心理變化,主動學習母乳餵養與育兒的科學知識。不吸煙,避免被動吸煙,不飲酒,減少視屏、久坐等靜態行為。按時進行孕期檢查,保持口腔健康。生活規律,不熬夜,保證適當休息和充足睡眠。
針對嬰幼兒,母乳餵養與合理添加輔食是嬰兒最佳的餵養方式,培養清淡口味和自主進食能力,不強逼、不放任。減少限制身體活動的照護方式,釋放運動本能,保證活力玩耍時間,促進運動發展。與嬰幼兒多交流,進行適宜的養育教育,重鼓勵、多引導、不溺愛。有固定可靠的養育人,提供健康安全的照護,發現異常及時就醫。定期體檢,建立生長發育檔案,適時接種疫苗,提高機體免疫力。遠離煙塵,勤洗手,保持口腔衛生,避免視屏行為。幫助嬰幼兒盡早建立生活節律,保證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