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講堂 之 世界無煙日 余惠鶯

280

  2023年5月31日是第三十六個世界無煙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今年的主題定為「我們需要食物,不是煙草」,目的旨在提高大眾對煙草種植導致糧食危機的關注。糧食短缺是全球主要危機之一。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資料,全球有高達8.28億人沒有足夠食物、4900萬人正面對飢荒。

  2023年世界無煙日呼籲要制訂法例、政策和策略去協助煙農改為種植可持續糧食,以增食物供應並改善煙農及其家庭的生活。世衛將會推動政府及決策者建立改善糧食安全及營養的市場生態系統,以支援煙農改為種植可持續糧食。世衛亦會提高煙農對其他農作物的生產及商機的認知,推動至少10,000名煙農放棄種植煙草。透過這個改變,煙農有望逃出煙草種植的惡性債務循環,並使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和生活都得到改善。

  自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生效以來,愈來愈多的國家採用有效措施進行控煙。我國每年有100多萬人因煙草失去生命,如果不採取有效行動,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每年200萬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萬人。

  吸煙對兒童青少年的危害,主要有一、呼吸系統疾病;二、惡性腫瘤;三、腦血管疾病;四、糖尿病等。而二手煙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與致癌物,包括焦油、尼古丁以及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亞摩尼亞、甲醛、丙烯醛等。兒童青少年暴露於二手煙,同樣會增加吸煙相關疾病的發病風險。有證據顯示,二手煙暴露可以導致兒童哮喘、肺癌、冠心病等,且短時間暴露於二手煙環境中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三手煙是指煙民「吞雲吐霧」後殘留在衣服、牆壁、地毯、家具,甚至頭髮和皮膚等表面的煙草殘留物。與二手煙一樣,也是一種被動吸煙方式,但卻是危害最廣泛、最嚴重的室內空氣污染。電子煙是一種模仿捲煙的電子產品,電子煙雖不含焦油,但仍有多種致癌物質,有著與捲煙一樣的外觀、煙霧、味道和感覺。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得出明確的結論:電子煙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煙手段,必須加強管制,杜絕對青少年和非吸煙者產生危害。對於青少年而言,電子煙會對身心健康和成長造成不良後果,同時會誘導青少年使用捲煙。

  《世衛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為各國實施煙草控制和管理提供基礎,現時全球已有超過180個締約方。為進一步降低吸煙率,各國政府均逐漸制訂全面且與時並進的控煙策略以保障公共衛生,使大眾免受煙草禍害,包括提高煙草稅、禁止所有煙草廣告促銷及贊助、擴大禁煙區、落實全煙害警示包裝、提高法定吸煙年齡及禁止新型煙草產品等,以實現無煙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