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朋友大家好,我是Dr.AdamLeong梁文健醫生。
關於糖尿病的基礎知識、臨床症狀、生活需知及飲食原則的整理,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
一、糖尿病基礎標準
1.空腹血糖(FPG)
≥126mg/dL(需禁食至少8小時,兩次檢測確認)。
2小時後低於140mg/dL(7.8mmol/L)被視為健康。
2.隨機血糖(RandomPlasmaGlucose)
≥200mg/dL,伴隨典型糖尿病症狀(如多尿、口渴)。
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2小時後血糖≥200mg/dL
4.糖化血色素(HbA1c)
≥6.5%(反映過去3個月的平均血糖)。
二、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3多1少):
1.多飲(異常口渴)
2.多尿(頻繁排尿,尤其夜間)
3.多食(容易飢餓)
4.體重下降(無明顯原因)
其他症狀:
疲勞、視力模糊、傷口癒合緩慢。
反覆感染(如尿道炎、皮膚感染)。
手腳麻木或刺痛(神經病變)。
急性併發症:
酮酸中毒:呼吸急促、腹痛、意識模糊。
高滲透壓高血糖症候群(2型糖尿病常見):嚴重脫水、昏迷。
三、生活需知
1.血糖監測:
定期自我檢測(空腹、餐後血糖),記錄數值。
每3至6個月檢測HbA1c,評估長期控制。
2.規律運動:
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
避免空腹運動,隨身攜帶糖果防低血糖。
3.足部護理:
每日檢查雙腳,避免受傷或感染。
選擇透氣鞋襪,避免赤腳行走。
4.定期檢查:
每年檢查眼底(視網膜病變)、腎功能、血脂及心血管健康。
5.戒煙限酒:
吸煙加重血管病變,酒精可能影響血糖穩定性。
四、飲食原則
1.均衡飲食:
碳水化合物(50至60%):選擇低升糖指數(低GI)食物,如糙米、燕麥、全麥麵包。
蛋白質(15至20%):優先豆類、魚、雞胸肉、低脂乳製品。
脂肪(20至30%):以不飽和脂肪為主(橄欖油、堅果),避免反式脂肪。
2.定時定量:
少量多餐(3餐+1至2次點心),避免血糖大幅波動。控制總熱量,維持理想體重。
3.避免高糖與精緻食物:
限制甜飲、蛋糕、白麵包等高GI食物。
選擇天然調味(如肉桂、檸檬)取代砂糖。
4.高纖飲食:
每日攝取25至30克膳食纖維(蔬菜、水果、奇亞籽)。
有助延緩糖分吸收,穩定血糖。
5.注意隱形糖分:
避免加工食品(如醬料、罐頭湯),注意食品標籤中的添加糖。
五、緊急情況處理
低血糖(血糖<70mg/dL):立即補充15克糖(如半杯果汁),15分鐘後覆測。 高血糖(血糖>250mg/dL):多喝水,檢測酮體(若為陽性需就醫)。
六、心理與社會支持
加入病友團體,減輕心理壓力。
與家人溝通飲食調整,共同建立健康習慣。
透過正確診斷、規律監測、飲食控制與生活調整,糖尿病患者能有效管理病情,降低併發症風險。建議定期回診並與醫療團隊密切配合。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並非專業醫學文獻,必要時可諮詢相關專業意見,下期再見!
讀者如有問題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