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落在檜木步道間,遊人們深呼吸就能聞到木頭的清香,側耳就能聽見潺潺小溪拍打在岩石上的聲響,抬頭就能望見樹冠交錯複雜的碎片。在這片神木群中,不只有寬大到需要5、6人才能環抱的百年老樹,還有許多小草和苔蘚,將所及的空間填上。我漫步在林間小路上,感受著大自然的美。
沿路上高聳的針葉林將步道環繞,我愈往深處走,霧氣就愈濃郁,陽光也就愈少。已經走了幾小時的我再也無心欣賞風景,反而是感到身心俱疲。因為霧中分不清方向,我迷路了。片刻後,我走到了一片倒塌的樺木群。有些樹木是在上次颱風中被連根拔起,有些是在地震中不敵地震而倒下。這些樹木的樹幹有些是被風雨徹底侵蝕,或是被真菌攻城掠地,他們堅硬挺拔的形象隨著霧的到來而消逝,只剩下在空氣中瀰漫的寂靜。這片林地就好似樹木的墓地:樹木豎立著的斷臂,是宣告死亡的墓碑,樹幹上冒出的白色傘菇是參加葬禮的來賓,枯黃色地衣是覆蓋棺材的泥土⋯⋯
回過神來,一束溫暖的陽光照射在剛才一片死寂的樹木墳場,四周不再一片霧茫茫。那道光就像是喚醒樹林的鈴聲,將一切有生命力的事物帶到我的眼前。我竟在倒木的縫隙中窺見一株新生的植物,驕傲地向陽生長。他不知道他驕傲的本錢來自於前人逝去的生命!我深深感嘆生命的終止,但轉念一想,這難道不是生命的延續嗎?是啊!生態是一個循環,當年老的樹木倒塌,就會成為新生命的養分,有縫隙,才有新生命萌芽的空間。同樣地,人生也是如此,一路上的失敗和挫折就是林間的縫隙,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反思,使我們內心的森林更加茁壯繁茂。
當我回頭時,終於看見指路的標示牌。這次,我鼓起勇氣,拾起背包往步道的終點走去。在回程中,周邊的樹林愈發稀疏,同時天空終於露出他明亮的笑容,彷彿在為我加油打氣,支撐我走完這段最後的一公里。人生中的縫隙雖然令人生厭,但我們卻忽略了人生中低谷的時期正正滋養了未來的成功,是這些時刻使我們深刻反思,同時感恩身邊人的幫助,就像是驅散霧氣的暖陽般,讓我們能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