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是指一個人群平均壽命增加,社會中的老年人口佔比逐漸增多的過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達7%稱為「高齡化社會」;達14%稱為「高齡社會」;達20%稱為「超高齡社會」。全球老齡化在醫療及科技進步下成為未來趨勢,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主要的負面影響為勞動力缺乏的問題,為應對此情況,日本退休年齡於2022年再次上調至70歲,日本社會中銀髮族繼續上班的情況逐漸普遍化。
澳門,一個人口高度密集,且已經是高齡社會的小城,老齡化問題也變得更嚴重。在2012年,特區政府成立澳門養老保障機制跨部門研究小組,針對老齡化問題著手解決,制訂養老保障機制與推廣配套設施,澳門也相應地出現不同機構。如:澳門明愛、母親會安老院、聖方濟各安老院等。有一次童軍的活動便是到澳門的養老院服務,我和其他童軍有些負責端湯、小食給老人,有些陪伴他們聊天,有些帶著輔導犬和老人互動。整個活動氣氛和樂融融,我從和長者的談話中更加了解澳門老年人的生活,他們面對生命超然的態度使人敬佩,而他們人生過去幾十年的有趣經歷更是讓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望。
同時,我也注意到老年人善終的問題。有一些長者並不是自願住進老人院的,他們的家人無力照顧,老人的病痛漫長而持久,有一些身心靈都受到長期折磨,患病在身的白髮老人其實並不想繼續過著漫無目的的人生。這些經歷都讓我重新反思,當人的生命已快走到盡頭,且受到身體病痛和耗損的折磨時,是否應該要有相應的措施讓他們有選擇權地、有「尊嚴」地離去呢?
根據聯合國資料,在2050年,80歲人口可能增長兩倍至4.26億人。老齡化不僅加重青壯年撫養比,還導致勞動力比率下降,醫療系統和照護系統需求增大。在與老年人相處時,我們年輕一輩也須思考老齡化加重許多與老年善終、福利、發展等深刻問題,要如何讓老年人有自尊且自主選擇地離世,成為現代人必須探討深思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