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難得早起,準備走路去上學。一推開門便發現天氣不怎麼好,放眼看去天是亮的,只是鋪滿了密密麻麻的雲朵。無奈之下,不想回頭拿雨傘的我只能快步向前衝,並向天祈求在我回到學校之前不要下雨。也許是上天聽到了我的祈求,當我走到半路再抬頭時發現雲朵像被風吹散似的,正慢慢地飄離我的上空。此時,密集的雲片間已經裂開了不少縫隙,金色的陽光穿過雲朵,一點一點的灑落在用石頭砌成的牆壁上。陽光被石塊上的節理分成了數階,離遠看上去就像一面精心設計的藝術石牆。恍惚間,我不禁覺得,有時候光與影無意的碰撞也可以別有滋味。
光影的交匯總是能給人帶來一種未知的美感──因為它從不千篇一律。之前去畫室畫素描的時候,老師讓我選自己想畫的靜物放上寫生台。將一組瓷器放在絨布上,再去把靜物燈打開,一組靜物就布置好了。我一直認為,只靠黑白色的線條很難還原燈光打在瓷器上流露出的光影。冷色調的燈光在青白色的瓷釉上閃爍,瓷器深藍色的陰影於近乎銀白色的燈光相互融合,既像是冰洞裏若隱若現的藍色光輝,又像是波光粼粼的瀑布池。這時如果想起身挪一挪凳子,那麼從另一個角度看上去又必然是另外一種光景;若是想換一盞暖色調的燈,也許整個畫面會又變得更加溫暖、溫馨。
一直以來,光影總是備受攝影愛好者的青睞:翻看攝影作品集的時候總是會看到一兩幅巧妙運用光影的創意攝影,上攝影課時老師也會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正確利用光影。除了能夠充實畫面,使作品變得更加豐富之外,光影在攝影範疇裏還有著更加珍貴的意義──一幅好的攝影作品之所以會備受認同,是因為它捕捉了珍貴的一瞬間,而光與影的變化往往就是如此這般轉瞬即逝。下午時分從課室百葉窗外透到桌面的一縷暖陽;雲後放晴時在天台看見的耶穌光;黃昏時夕陽映在白牆上巧妙的光影,這些都是平凡卻又獨特的時刻。也正因如此,能夠捕捉這些瞬間的照片才真正算得上是難能可貴。
在這個快節奏、高科技的社會裏,人們往往容易在紙醉金迷的都市間迷失自我,一味任由時代的浪潮將自己向前推進。緩過神來時,雖然物質上獲得滿足,但內心卻總是空虛寂寞。有時,不妨放慢腳步,細細品味周邊的事物、探尋身邊的美好,總會有特殊的收穫;即使是光和影這樣常見的事物也能譜寫出治癒人心的心靈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