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小鎮,曾經自然與人類和諧共生─生機蓬勃的農場,五光十色的果林,田地裏金燦燦的莊稼……自然的饋贈,錯落有致地點綴著寧靜的小鎮。然而,這一切都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小鎮失去五光十色的光澤,道路兩旁只剩下光禿的樹幹和滿地枯黃的落木,不時見到鳥兒的遺體慘臥路旁……這看似戲劇性的場景,來自雷切爾.卡森筆下的《寂靜的春天》。
在這一夜之間,小鎮似乎並未經受何等風浪,但小鎮變得肅殺般寂靜。圈養的牲畜都莫名地死亡,似乎染上某種瘟疫。小鎮的居民也無法避免這場瘟疫,很多原本嬉戲打鬧的孩子也會突然發病,並夭亡於短短幾小時後……慶幸的是,這只是作者虛構的小鎮。不幸的是,這一系列夢魘在現實世界中也逐步上演,並極有可能愈演愈烈。
而這一切怪異現象的發生,歸根於一樣偉大的發明─「農藥」。
當人們首次發現DDT這種化學化合物對於殺滅昆蟲有顯著作用時,感到一陣狂喜。由於考慮欠缺周全,又興許是農藥在二戰後為化工產業帶來豐厚的利潤,當地大規模的製造DDT或各種成份的農藥。人們似乎沒有意識到:既然農藥可以消滅害蟲,那對生物體乃至人類又何嘗會無害?
暫且不從文學性審視這部作品(這本就不是以文學為目的的著作),把目光放在這本書所帶出的事實。政府各界對於濫用農藥對環境造成破壞的事實置若罔聞。因為農藥確實對於害蟲防治有快速的「療效」,且農藥製造產業帶來經濟收益,所謂的專家聲稱這類化學品對人類「傷害極微」。與此同時,意識到事情嚴重性的學界人士想政府提出限制使用農藥的訴求。也不惜辛苦地嘗試著找出可持續性的治理害蟲的方法。
從兩種聲音的衝突中,可以看到人性的兩面。一方面,有些人為了自己的便捷和一時的利益,可以把錯誤的事實狡辯為看似正當的理論。另一方面,一些人為了真理而敢於挑戰那些所謂「美麗的言辭」,力挽「謊言」造成的傷害。而如今,農藥的利用雖然無法全面禁止,但社會各界已經開始重視過度濫用農藥所帶來的影響,而這一切的改變均源於這本書─《寂靜的春天》。因此,錯誤的思想終究不會因為華麗言辭的修飾而變得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