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過去所說的「合作」、「共贏」,給人「團結就是力量」的思維意涵,強調的是合夥合作,互利共贏。可是,這種合夥式、埋堆式的合作,經歷過一段時間實踐以後,竟然出現了強者、發達國家將之視作「主宰」一切的工具,尤以西方發達國家經過「冷戰」,搞垮了蘇聯這個勁敵,令到美國為首的強國呈現出「霸主」地位,於是,過去強調的合作共贏,所指的全球化、自由經濟、自由貿易,在資本強勢操作下,竟然「變形走樣」。
於是,亞洲金融風暴、國際金融海嘯先後爆發,更藉著軍事力量,「北約組織」、美國艦隊介入歐洲、中東地區挑起戰火,令到美元霸權、「石油美元」成為架空全球化、自由經濟、自由貿易的「推手」,當初所說的「合作共贏」,變成美國霸權一家獨大下的「說了算」,從而,各種「制裁」手段、與美元大量印鈔、加息等的操作,形成軍事、貨幣的相互配合,一次又一次「洗劫」發展中國家,將當地資源、資產,似是「大挪移」般,「變魔術地」據為己有。
這正是西方發達國家、霸權國家在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中,自「大航海」以降形成的「森林定律」,不斷以自己的強勢「洗劫」所經過的地方,殖民、掠奪,以「物競天擇」來美化自己的惡行,在全球發展進程中,營造一種先進與落後的對比,從殖民中,摧毀當地文化、歷史、文明,指為「落後」;而賦以「掠奪」思維,大談「競爭」、「自由」,才是世界先進發展的必然。
從而,在全球化範圍所見,加速了殖民者的「正當」、「正義」,改造了落後地區,莫不採用西方殖民主義者保持的一套「發展」秩序和規則,導致「合約精神」變成了「洗劫」弱勢的「催命符」,完全漠視他們的資源、能力、稟賦,只按同一「標準」、「規則」來「舉債」發展,於是,弱勢地方變成了愈發展愈貧窮,總在取得一定成果的時候,便被人洗劫一空。
這種「埋堆式」的所謂「全球化」,打著自由經濟、自由貿易幌子來「洗刼」他人;以至在競爭不過他人的時候,便「撕毀」合約,以雙重標準,以「制裁」來打擊競爭對手;日本遭到「廣場協議」的打擊,經濟一蹶不振;法國阿爾斯通跌入美國陷阱遭「洗劫」……一幕幕「血」的教訓,卻在西方發達國家中被形容是全球化下的「競爭」、適者生存,出現了強者說了算、以強凌弱是弱勢「落後」的指鹿為馬現象,可是,又打著「合作共贏」幌子、「公平競爭」的自由經濟、自由貿易旗號,向全球說成是以「實力為規則」的「發展模式」,讓發展中國家總是掉入陷阱,變成強者「餐桌上的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