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中國模式」、「北京模式」,跟「華盛頓模式」放在一起,意義在哪?其實,根本在於提供大家思考,在追求發展的道路上,是只有一條道路、一種模式;還是,會有不同的道路、不同的模式可供選擇,而不用千篇一律,以為別人「成功」的經驗便一定能加諸自己身上,自己可以照抄而有助一如他們的發展、成功。這種道路、模式展示人們面前,其實是能否適用於自己罷了。
俗語說「條條大道通羅馬」,也會認同「一個人的補藥會是其他人的毒藥」之說,意指,世界總會多元,並非只有唯一的模式。為此,現代化、工業化,走自強發展道路,也應作如是觀。這便得大家看清了別人怎樣取得今天的成就,他們怎樣「發家」,怎樣賺到「第一桶金」?當中,又可以怎樣將他人成功的、失敗的經驗教訓用於自己身上,將自己面臨的危機、困難一一化解,取得進步完善,才能形成不斷發展生息的「成功」道路,創設屬於自己的發展模式。
這麼說,看似輕而易舉,可是,每當實際操作,便會遇上內外環境的窒礙。因為,每個國家的資源有別、條件能力有差距,甚至,發達國家早已走過了「發家」、發展的道路,走出了屬於他們的「模式」;而發展中國家,只能跟在他們後頭,甚至被他們壟斷了資源、經濟命脈。試想,在這種先進與後進、強弱對比下,發展中國家想照抄他們便成功,談何容易!
還有,當美西方世界扭曲了全球化、自由經濟、自由貿易,將之視作「洗劫」他人的工具,那麼,尤其在「殖民」、「掠奪」思維的強者而言,又怎樣真正與發展中國家平等互利,走共建共贏共富共享的發展道路?為此,不難看到過去近40年,美西方國家展現出來的「霸權」行徑,打著「實力」的旗號,以「全球化」、「自由經濟」、「自由貿易」作為「幌子」來「洗劫」發展中國家,以資本操作金融掠奪,令到發展中國家陷入債務危機。
面對美西方國家說一套做一套扭曲了原有的全球化、自由經濟、自由貿易,世界秩序規則變形走樣,因而,發展中國家只有在「中國模式」、「華盛頓模式」中「汲取」養分,用於切入自身的現實中來尋找有效助力自己發展的道路。亦即,從「選擇」中,不再只有一條道路、一種模式供發展中國家追求自主自強,這又體現在「自主」上,來切合「獨立」,用自己的「良方」來治理好自己,化解本身的困難、矛盾,從而走出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當中,發展中國家看到了中國以民族精神「和」、「大同」展現出來的共建共贏共富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呼喚,以「和而不同」聚集眾人力量,是行得通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