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曲解 樂 仁

1908

  新中國成立後追求現代化、工業化、國家民族富強,引進社會主義道路為國家根本,始終沒有曲解「道」、「自然」,沒有曲解將「西學」的思潮、科技怎樣接合中國傳統文明文化,來煥發生機。當然,以五千年老古文明大國,歷史文化深厚,總有自身的優缺點,面對自我革新、求變,總要有更替,有保留。為此,保留甚麼,引進甚麼,在哪些方面結合,從古今中外的經驗中,顯然沒有教科書、樣板,為此,只有在正確認知中,保持定力,相信「道」、「自然」的演化會是往復循環,提供人類社會更新機遇,但,必須保持「和」、「大同」才不致偏離,走歪路。

  於是,面對列強侵華掏空了這個古老大國的力量,也面對國家民族追求革新、革命引發的思潮激盪,以至路線、主義之爭而興起的鬥爭、內戰⋯⋯當新中國成立,以社會主義確立國家體制之本,在探索現代化、工業化進程中,走過了一段不平凡路程,但,依然保持獨立自主,結伴不結盟的和平對外交往方針,而且,從發展重工中確立國家實力,儘管,整體國家發展進程中曾出現一次次政治運動,有走對頭的,有走過頭的,也有走歪路的,及至十年浩劫令到國家民族處於生死存亡之秋,可是,始終在國際上保持「和」、「大同」的國家民族精神,更沒有放棄獨立自主和平對外交往。而從這個基礎上,為了圖強、自救,終於迎來改革開放的探索,以期審視社會主義發展契合中華文明文化。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帶出來的是發展生產力,推動國人過上富裕生活的鞭策,卻又不會「大開中門」。探索、摸著石頭過河,期間也產生各種好壞的現象,官倒、貪污腐敗,權力任意運用,成為社會中一時指摘的弊病,卻又無改在各種經驗教訓中,依然要走改革開放道路,「不走回頭路」,以至排除了社會主義制度在這種改革熱潮中,中國是姓「社」還是姓「資」的爭論。當然,最終是以「和」、「大同」,以大局為重,放下分歧,專心致志探索社會主義在中華民族面對新時代、新征程的進路。不斷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吸收資本主義運作的優勢,避過弊端,直白地說,正是為著全民、全國的國家總體利益,不會「大開中門」讓資本湧入,無序、失控地被資本強勢掏空國家實力、資源,只有美麗外表存在,猶如行尸走肉。

  為此,只有理解「和」、「大同」,認知中華民族、文明如何引進西方思潮、理論激活生命力,形成往復演化,才能看到,何以改革開放僅用了40年光景,國家便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