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在生息發展過程中,以民族特性溫良恭儉讓,來契合「和」、「大同」,求取天下太平,以作為「盛」、「衰」兩個極端之間的平常,過上安穩生活,完全展現自然、道、易、太極的道理,且習慣以平凡是福來作為生命、生活的指引,為此,總是看到國人喜愛平淡、平常,而將跌盪起落,看作人生、歷史、文化文明發展中的「浪花」,它們總會在兩個極端中出現,卻又在現身後,落入滾滾前行的歷史文明時間長河,以平常作為孕育載體,走出中華民族發展長河。
因而,平凡、平常,看在國人眼中,才是「正道」,才是在「穩定」、「和」、「大同」的祥和環境中,天地萬物各安其位,生息發展,展現多元化的精彩紛呈。但是,這種平凡、平常,並非永遠不變,當「走」到了極致,便是「興」,便是「衰」,從而有待人們以自然、道、易、太極的「逆反」思維,理解到了「極點」以後,便要「回頭」,走向另一「極點」,而在這個過程中,有待人們以堅毅不屈精神,克服「逆反」所引致的變化、打擊,創設更新的條件,才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追求自我更新提升,也帶動社會、國家、世界提升的源源動力。
在這個「變化」時期,「人」需要確立在「天地」間的定位,因應時代變化,自強不息,作為「逆反」的協調平衡,為「又日新」作好鋪排,化危為機,也做好自律、管理,不過度需索,更不要掠奪,才能以「和」、「大同」,展現世界萬事萬物的整體性,以先賢智慧,這就是民胞物與,是在任何時候,任何處境之中,都展現整體性、同一生命、同一「載體」。
中華民族正正以這種適應歷史時代文明興衰更替的提振力量,自我鞭策,自我更新,展現「天地人」的豐富意涵,在平凡、平常中,走過千年萬年的考驗,來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依然以全球「活文明」的姿態,接受時代檢驗、洗禮,走上新時代、新文明。而且,不忘民胞物與的精神,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動盪大環境中,不獨要做好自家事,且還強調,要協同世界上其他有志者,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天下太平、太平盛世,讓人類得以在「變化萬千」中,過上平凡的正常生活。
這種民族特性,在中華民族中,早已平常不過,是久處芝蘭之室而不覺其香,因為我們正正是在「和」、「大同」、民胞物與的天下太平思維中孕育生息,在世界上是一股清流,向新時代勇往前行。樂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