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 樂 仁

167

  一個半世紀以前,列強相繼侵華,中華大地飽受戰火掠奪,國人看在眼裏,是船堅礮利的科技、工業化落後於西方世界,為此,疑惑古老的中華文化文明能否敵得過西方科技工業資本等的掠奪,以及她們創造的如法制、經濟貿易法則所指的「西方文明」?甚至,希冀自強的同時,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與全盤西化的革新之爭,且不少人意識、情緒都感覺到西方便代表發達先進,她們提出來的論述、標準總高我們一籌,形成了自卑心態,月亮是外國的圓。

  可是,正在近現代歷史發展進程中,也有不少哲人堅守中華「傳統」、「系統」,固守「原本」、「初心」,且以所感悟的前人思維,訓勉國人務必保留中華民族文化文明精神,來走科技、工業化的現代化之途。亦即,保留中華傳統精神「天地」「道」、「天地人」、以人為本的「人」的價值,「做人」、學「做人」,才進而學「做事」,切勿以一時興衰自暴自棄。

  這股思潮儘管在當時「打開國門」環境中,只是一份微弱聲音,可是,它契合了中華「系統」,以個人、少數人之力維持「系統」正常運作,且薪火相傳,一路下來,感召不少人擦亮眼睛,看清今人怎樣感悟前人的智慧,了解從「可說」的文字、言傳中,與古人一致,參悟「不可說」的「道」、「傳統」,其中,凸顯「人」的價值,直指人心,以「人」來堅守中華民族精神、文化文明指引向的「和、大同、祥和、仁愛」,體現「天地人」定位,來維新、求變。

  鴉片戰爭列強侵華至今,逾一個半世紀,中華民族飽受苦難、內憂外患,可是,在不斷的折騰、打擊,乃至幾近亡國危難中,中華民族、文化文明這個傳統古老大國、活文明沒有因此死亡,這棵老樹沒有因而枯掉,反而,在吸收外來科技、文化文明、制度等元素後,注入「系統」,激活了中華「系統」適應新時代新形勢展現強大活力生機,尤以新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奮進革新,鑄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式現代化的民族復興、文化文明保留傳統又開出新發展道路的老幹新枝勃勃生機現象,教人讚歎!

  今天國家民族的發展,生機勃勃,也面對內外環境急遽轉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是,國家領導人遵循前人教誨,強調保留「原本」、「初心」,遵循中華「系統」的一貫「傳統」來開新,以中國式現代化,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開出的是「人」的新時代價值定義,以人為本始終確立「人」在「天地人」中依循「天地」「道」的初心,繼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