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痛教訓 樂 仁

278

  人心思變,當然是建基於出現了「逆全球化」加劇,美西方發達國家掠奪、洗劫發展中國家,從弱勢經濟體發出呼號的一種求取演變信號。可是,要怎樣變革,又要走向哪些目標?似乎,是在求取生存自保、避免變成強者餐桌上的菜單所要謹小慎微的行動,否則,不妨看看,不少發展中國家在求變過程中,反而掉入了弱肉強食陷阱,尤其是未有顧及自身條件、能力,便一頭衝進美西方發達國家發展模式的照搬全抄,令到這些求變心切的國家反而掉入債務危機,以致被操控的悲慘現實。甚至引發國家內亂、戰火,不斷沉淪,難以翻身。

  於是,可以看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興起的一股全球化浪潮,以及所帶動的不少發展中國家思變求變追求發展形勢,可是,說真的,這當中不少國家竟然愈發展愈貧窮,尤以信奉全抄發達國家現代化進程採取「華盛頓模式」,甚至兵行險著採用「休克療法」全開放資本金融市場,實施自由經濟的,到看著可以享受紅利的時候,每每會遭到資本強勢掠奪,剪羊毛、割韭菜,應有的成果蒸發,本地資產、財富、資源卻不斷流失,本國甚至資不抵債掉入嚴重債務危機,國家負債纍纍,信用一跌再跌,任人魚肉。

  回顧這種發展歷程,如果不能謹慎看待怎樣變革,哪裏是著力點而急病亂求醫,必然將自己陷於危險,以致會難以翻身,為求變而無視怎樣「著力」變革,最終,都只有「死路一條」,只會變成強者餐桌上的菜單。種種經驗、慘象告訴人們,人心思變當然好,但,求變過程馬虎不得,否則,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到時候恨錯難翻,回頭已是百年身!

  這並非危言聳聽,看看非洲不少國家,在二戰後擺脫殖民而獨立,可是,要不陷入內亂、種族互相殺戮,就是經濟總被操控、資源被掠奪、饑荒連年;另外,南美不少國家原本資源豐沛,一度成為富庶國家,可是,不知不覺掉入資源流失、資產被洗劫,高通脹,政治動盪,一下子變成貧困國家;再看看前蘇聯與美國「爭霸」,「冷戰」下本來勢均力敵,可是,當國人信奉了自由經濟,面對國家經濟問題、民生問題,採用了美西方布局的「休克療法」,不旋踵,強大的蘇聯「解體」,繼承的俄羅斯陷入長期經濟困乏境地……

  當這些慘痛教訓一次又一次出現,告訴人們,人心思變當然好,但怎樣變,怎樣找到「著力點」,又朝哪個方向變革?不能輕言「嘗試」,因為,世上沒有「後悔藥」提供人們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