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 化」 樂 仁

326

  世事每每暗藏玄機,或許,這正是中華民族生息發展所積累下來的人類在天地間的一種經驗,形成民族智慧、精神,以「和」、「大同」來成就「天地人」,也深明事物的「轉化」,才會成就中華民族、中華文化、文明在世上獨特的風采。

  為此,中華民族總是對自身的文化、文明具有自信,超越了不同時代的發展興衰,成就一代代人前仆後繼的職志,將個人、地方、國家、世界的「命運」串聯起來。

  這種從個體到整體,從人到宇宙的理念,顯然,不會囿於一時一地的盛衰,而是,以可持續發展、不斷生息演變的「動態」來看待事物變化。

  為此,當西方發達國家以金融資本,以「強勢」來收割發展中國家,洗劫她們的資源、資產、財富,甚至無視由自己訂定的秩序規則,用「雙重標準」來對待自己、對待別人,說一套做一套,展現出霸道行徑時,中華民族依然以堅忍來守護自己,維護他人,以遵從聯合國、世貿等在全球形成的規則秩序來發展自己,也在獨立自主和平的自我要求下,構建與其他國家的合作關係,互利共贏。

  甚至,當新中國推動改革開放漸見成效,摸索出適合自己生存發展的道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構建國家生存發展的制度,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來建設國家的經濟體制,有別於西方發達國家所奉行的自由經濟、市場經濟,可是,一旦這種制度損害到強者的利益,她們旋即「變臉」,以霸權來打壓我國,以「保護」自身利益的「保護主義」架空所宣傳的自由經濟。

  過去日本遭美國以「廣場協議」重創;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遭「擄人勒索」鯨吞……以至近年美國不斷發起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來打擊我國發展,都可以看到,一旦涉及利益分配,涉及到有機會威脅到她的發展時,過去所說的秩序、規則便被束諸高閣,變成唯利是圖,只有自己享受發展紅利的「保護」措施,以至一次又一次將金融資本的掠奪放諸世界各地,洗劫他人。

  這種「分配」完全以一己利益最大化來作指導,當其他國家被洗劫,只能忍氣吞聲,只能是被屠宰的命運,看不到「明天」,看不到「生機」的慘象持續。這個時候,又應驗了中華文化、文明遵循的天地演變規律,我國受益於改革開放、「和」、「大同」形成的實力積累,構建好與發展中國家合作、互利共贏的獨立自主和平交往,漸漸產生了凝聚力,令到發展中國家也看到有出路、有生機,於是,將這種演變稱之為「中國模式」,來區別「華盛頓模式」,為的,就是希望學習借鑑中國的發展經驗,用於自身的改革、前行。

  當我國領導人倡議「一帶一路」建設,以共商共建共享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完善全球治理,將「逆全球化」,將資本、金融的掠奪打擊力度降低,正正是「物極必反」的轉變,為全球提供多一種發展模式的選擇,推動人類世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