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防治瘧疾日,世衛組織與旨在消除瘧疾的遏制瘧疾夥伴關係和其他合作夥伴一道,強調全球瘧疾應對中衛生公平、性別平等和人權的障礙以及克服這些障礙的具體措施。
瘧疾,是由按蚊叮咬人體後而感染的一種血液寄生蟲病,通常又叫「冷熱病」、「打擺子」、「發瘧子」等。是全球最常見和危害最嚴重的寄生蟲病之一。它曾是嚴重危害多個國家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蟲媒傳染病。經過多年積極防治,瘧疾疫情顯著下降。瘧原蟲在人體可寄生於紅細胞內或肝細胞內。
一、以按蚊叮咬傳播為主:被感染瘧原蟲的雌性按蚊叮咬是傳播的主要途徑。
二、少數可經輸血傳播,偶有患病孕婦經胎盤感染胎兒:輸入帶有瘧原蟲的血液可感染瘧疾,如果供血者的血液中含有瘧原蟲,受血者便會傳染。患瘧疾或無症狀帶蟲的孕婦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
瘧疾的主要症狀是甚麼?
得了瘧疾的病人,發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適、厭食等症狀,發病時經歷發冷期、發熱期、出汗期和間歇期4個階段,有時還會引起脾腫大和貧血。重症瘧疾患者可引起腦、肝、腎等臟器損害,並可引起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甚至多系統功能衰竭。
瘧疾的典型症狀:突發性寒戰、高熱和大量出汗。體溫迅速上升,通常可達40℃以上,伴頭痛、全身痠痛、乏力,但神志清醒。隨後開始大量出汗,體溫驟降,持續時間為30分鐘至1小時。
在世界防治瘧疾日,讓我們通過「加速抗擊瘧疾,建設一個更加公平的世界」:消除歧視和污名;讓社區參與衛生決策;通過初級衛生保健使衛生保健貼近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解決增加瘧疾風險的因素;將瘧疾控制干預措施納入全民健康覆蓋
個人如何預防瘧疾?
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做好赴高風險地區旅行的宣傳教育,提高旅行人員的瘧疾風險及防護意識,使其掌握瘧疾防護知識,做好防護準備。
二、傳播媒介防治。到瘧疾風險地區旅行時,要採用殺蟲劑處理蚊帳、蚊蟲驅避劑、穿長衣長袖、殺蟲劑滯留噴灑等措施,防止蚊蟲叮咬。
三、如有不適,及時就醫。赴國外瘧疾流行區或中緬邊境地區旅行後,如出現發冷、發熱、出汗、頭痛、痠痛等不適症狀,可能感染瘧疾,應及時就醫,就醫時主動告知個人旅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