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講堂 之 全國愛眼日

143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旨在提高全社會對視力健康的重視,推動眼健康教育和近視防控的相關工作。在全球範圍內,視力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尤其是近視的高發率已成為公共健康的一大挑戰。全國愛眼日由中國衛生部於2000年首次倡導,目的為喚醒公眾對視力保健的重視,促進眼健康的普及與教育。其主要宗旨包括:提高認識、促進行動、普及教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全球約有22億人面臨不同程度的視力問題,其中近視的患者數量持續上升。中國、韓國和新加坡的近視率在全球範圍內都相對較高,被視為近視問題較嚴重的國家,青少年近視問題尤為突出。近視在歐美地區的發病率相對較低,但隨著數位設備的普及,近視的增長趨勢也日益明顯。

  澳門的近視問題同樣引人注目。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本澳青少年的近視率持續上升。在中學生中,近視的發病率已達到60%以上,並且隨著學業壓力和電子產品使用的增加,這一比例可能會進一步上升。近視被列為主要的視力問題之一,這引起政府和社會的重視。這些數據表明,澳門在近視防控方面仍面臨巨大挑戰,需要加強公共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

  全國愛眼日的活動中,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下是健康教育應該涵蓋的幾個主要方面:教育公眾了解近視的成因,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如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和生活方式。強調定期進行視力檢查的必要性,以便及早發現視力問題。

  培養居民有正確用眼習慣,如「20─20─20」法則:每20分鐘看20英尺外的物體20秒,以減少眼睛疲勞。適當的照明,強調在閱讀和學習時保持適當的照明,避免眼睛疲勞。均衡飲食,鼓勵攝取富含維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蘿蔔、綠葉蔬菜和水果,這些營養素對眼睛健康至關重要。促進青少年參與戶外活動,研究顯示,戶外活動有助於減少近視的發生。

  除了公共健康教育外,個人自我管理在視力保健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如定期進行視力檢查,不僅可以及早發現視力問題,還能及時調整眼鏡度數或接受專業的眼科治療。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尤其是對於青少年。應定期休息眼睛,避免長時間盯著屏幕。這可以通過設定計時器或提醒來實現。建立良好的生活和用眼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並定期參加體育活動,這些都有助於維持良好的視力。選擇合適的眼鏡或隱形眼鏡,並遵循專業醫生的建議進行佩戴和保養,確保視力的最佳狀態。

  全國愛眼日的活動不僅是1次全國性的宣傳,更是促進視力健康的重要契機。隨著近視問題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大,特別是在澳門,正確的健康教育和個人自我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提高公眾對視力問題的認識、倡導良好的用眼習慣和生活方式,共同努力,保護視力,提升生活質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愛眼」這一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實現視力健康的目標。余惠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