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該日成立的目的希望能促使帕金森病患者、他們的家人、專業醫療人員共同努力,不僅讓帕金森病家喻戶曉,而且要提高公眾的關注程度。呼籲各國紛紛在紀念日這一天舉辦相應的活動。世界衛生組織專家預測,中國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將達到500萬,且目前帕金森患者正趨於年輕化。
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由於帕金森病起病的隱匿性,早期診斷率僅有26%,因此許多帕金森病患者錯過了最佳的干預治療時機。
其主要症狀是造成慢性的運動失調,因腦內多巴胺的減少,而產生各種動作的障礙,包括靜態顫抖,動作遲緩,僵硬,以及步態姿勢不穩定,緩慢拖行的小碎步伐,另外常伴隨面無表情,講話速度緩慢缺乏音調,吞嚥困難,憂鬱,手部僵硬致無法自行穿衣、寫字、吃飯等症狀。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導致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今年的主題是「關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約70%的帕金森患者伴有焦慮症狀,常感到緊張不安、坐立不寧等;根據不同資料顯示,約50%存在抑鬱症狀,常表現為興趣減低、食欲減退、易疲勞、易哭泣、憂慮、失眠、自覺無用無能、自我評價降低等,嚴重時會出現自殺傾向。
由於帕金森病的進展具有不可逆性,因此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帕金森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預防帕金森病的發生或延緩病情的進展。藥物治療作為首選,且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主要治療手段,手術治療則是藥物治療不佳時的一種有效補充手段,心理干預與照料護理則適用於帕金森病治療全程。
帕金森病的預防應從中年開始,重點是勤用腦,勤用手,如練健身球,常寫字,常吃補腦、補腎食物,如核桃、枸杞、魚、蝦、動物腎臟等。肥胖是多種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的危險因素,這些都可以引起帕金森病發生風險升高。體育運動是預防帕金森病重要措施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不抽煙或少抽煙,對於預防帕金森病也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