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掌握愈多健康生活小常識,人就更注重健康。例如有些朋友不愛粗茶淡飯,飲食並非愈清淡愈好。過於清淡反倒容易導致營養不良,給身體埋下諸多隱患。吃得過於清淡,反而讓老化更加嚴重。一項調查結果表明:「不吃肉的人比兩天吃1次肉的人患癡呆症的概率要高1倍。」因此,飲食方面也不能過於清淡,也要適當合理地吃一些肉食。
每天都要外出至少1次。如果你每天都想出去走走,說明你的心態和行動都是健康的。建議所有的中老年朋友,就算是一個人,也堅持盡量每天出1次門,哪怕是下樓散散步也好。每周1次外出聚餐,大多數中老年朋友都更愛在家裏吃飯,認為外面的食物不健康。其實,我們偶爾也可以外出吃吃飯。1周1次,穿上最喜歡的衣服,帶上自己的老伴,叫上幾個老朋友,出門享受一次年輕,嚐嚐自己從沒吃過的外國菜,也是一種愉快積極的體驗。
有愛美的心態。人到中老年,適度的「老來俏」不僅是個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現代文明的需要。白髮一經染黑,就顯得年輕許多;鬍子勤刮,可使顏面保持整潔,容光煥發。有一顆愛美的心態,不僅能美化自己、增添精神,而且也美化社會,成為一道「夕陽風景」。還利於社交活動,益於身心健康。正如諺語所說「老要時髦,少要乖」。
懂得釋懷。中年之後,該釋懷的釋懷,該放下的放下。不要再為難自己,委屈自己,不要再逞強,不要再糾結。我們已經過了任性的年齡,生命已經由不得你再去糟蹋。如果自己不愛惜,又有誰會真的在乎?懂得釋懷,心態會更好,看得更開,自然也就更加長壽、快樂。
願意接受新事物、新觀念。時代已經發生改變,生活觀念也在不停地變換更新。我們不能總守著以往的觀念來過日子,也要懂得與時俱進,多了解現在的新觀念。如果你願意走出家門,去探索這個精彩的世界,接受當下最新潮的事物和觀念,那你一定就是一個樂在享受生活的人。
樂天派。據《美國心理學家雜誌》報道:「約有17%的美國人是樂天派,他們對生活有著積極的態度,有明確的目的和很強的社會認同感,他們要比悲觀派的人更健康。」有一雙強健的腿,背靠牆站立,腳慢慢往前走,然後再退回來直到你保持一個平穩狀態,但是背的下半部要始終緊貼著牆壁。盡最大可能保持這種姿勢,每天做1次,並且每次增加幾秒鐘的時間。
多數時候更願意步行。一項對2603名男女進行的最新研究表明:「每天堅持步行30分鐘的人可定義為身體健康的人。」不管他們體內脂肪含量有多高,都要比每天步行少於30分鐘的人更長壽。同樣,也有研究稱肥胖婦女可通過每天增加10分鐘的運動來改善其心臟健康狀況。因此午飯後不妨走路散散步,每天盡量以各種方式多做一點運動。余惠鶯